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日前于《國資報告》雜志發表文章指出,今年國企國資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: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。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力爭同比增長3%、努力達到6%。當好振興實體經濟的排頭兵,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水平穩中有升,資產負債率繼續下降,盈利能力不斷增強,實現有質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續的發展。國有企業改革實現重要突破。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,扎實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,不斷激發企業活力。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優化。通過深度整合重組,突出精干主業,持續優化國有資本配置,提升國有資本運行效率,放大國有資本功能。國有資產監管效能得到新的提升。深入實施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,努力使監管職能定位更加準確,監管制度體系更加完善,監管方式更加科學,監管措施更加有效。國有企業黨建得到新的加強。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面落實,基層基礎建設全面加強,解決突出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取得明顯成效。
文章提出,全面推進中央企業分類改革,落實中央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方案及配套措施,推進分類改革、分類發展、分類監管、分類定責、分類考核,推動中央企業對二級企業進行功能分類,逐層明確各級子企業功能類別。深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,積極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,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,支持中央企業間、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間交叉持股,大力推進改制上市工作,力求包括集團層面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,在電力、石油、天然氣、鐵路、民航、電信、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,抓好10家中央企業子企業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。繼續推進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,拓展授權內容,加大授權力度,積極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,更加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國企改革中的示范作用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,大力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,制訂加強外部董事隊伍建設的規范性文件,加強出資人機構與董事會的溝通制度化,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獨立報告、董事會述職并接受質詢、董事會決策失誤問責追責、董事會內部制衡等制度,加快形成權責對等、運轉協調、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。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,加快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,推進企業經理層成員市場化選聘和職業經理人試點。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、與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,切實做到收入能增能減和獎罰分明,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性。 |